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综述】第四届长安·音乐与舞蹈学博士论坛之“舞蹈学分论坛(二)”


时间:2021-11-14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  点击:195

论坛信息回顾

舞蹈学分论坛(二):

时间:11月6日15:45-17:15

主持人:马昱,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永利集团副教授

评议人:金秋,教授,江南影视艺术学院舞蹈学科带头人,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主任

发言人及其题目:

1、刘丽珺,《“修辞论”美学视角中再看燕赵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特性》

2、刘佳慧,《新西兰高中舞蹈课中的社会互赖》

3、赵阳,《后疫情时代民族志方法研究——以苏格兰舞蹈为例》

4、朱雯琪,《身体的隐喻:英国脉络下的身体现象学分析》

时间:

11月6日15:45-16:10

题目:

“修辞论”美学视角中再看燕赵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特性》

发言人:

刘丽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在刘博士的宣讲中,她提出要从“修辞性”思维方式转向“修辞论”美学视角。在研究时,主要从具体符号表意组织、社会型符号表意情境和先验历史经验三层关联性入手,去分析燕赵民间舞蹈中的审美经验四大要素,即“土俗情味”、“油浪情趣”、“哀悲记忆”、“壮豪神韵”。

文章从舞蹈形态、舞蹈神态、舞蹈情态、舞蹈意态四个表意层面,探讨审美经验四大要素的“所指”意涵,如用形姿之态表达情感意味的“土俗”,用动势之态表达情调趣味的“油浪”,用情绪之态表达审美历史的“哀悲”,用动势之态去表达审美精神的“壮豪”,在这四个表意形式层面,并分别纳入到舞步、舞态、舞意、舞象这些具有修辞结构的表意符号中进行分析,并阐释燕赵民间舞蹈文化表征的修辞效果。

评议环节

评议人金秋教授首先表示“没有听够,还想继续听”,对刘博士文中从“修辞论美学”来研究地方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特性这一视角给出高度评价,并认为这是一种理论创新,是以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去研究民间文化的意义。同时她还指出,刘博士所提出的“修辞论美学”在其他领域中也多有应用,但刘博士是将其运用于舞蹈研究中的第一人。

燕赵文化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我们以往对其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使用“修辞论美学”这一研究方法来进行舞蹈研究时就相比于一般的研究层次更深、更精准、使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去探究燕赵地区区域舞蹈文化的底蕴。最后,金教授认为,刘博士的进步离不开她的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并对她的进步感到十分欣慰,也认为当今的年轻学者们“后生可畏”,对舞蹈学的发展充满希望。

时间:

11月6日16:10-16:35

题目:

《新西兰高中舞蹈课中的社会互赖》

发言人:

刘佳慧,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研究

这篇文章是刘佳慧博士的硕士阶段研究成果,论文也帮助她获得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论文也决定她之后的研究方向。

文章中,她提出本研究是基于新西兰舞蹈教育的语境下展开的,因此论文中的理论均在西方语境下来探讨新西兰高中舞蹈课中的同伴关系。刘博士介绍她的文章分为五个章节,以绪论中的一个小故事引出本论文选题的由来,并提出她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新西兰奥克兰高中舞蹈课中教师行为和独立自主的小组任务如何影响新西兰高中舞蹈课中的社会互赖?并对关键词“社会互赖”进行解释,提出从员工角度出发,探讨舞蹈教育中的同伴合作关系以及教师行为、独立自主的小组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等五个目标。同时指出“社会互赖”理论,也为本论文研究提供理论框架,来探讨合作关系、同伴关系。最后,介绍了论文写作的方法论,在定性研究、社会互赖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框架内,采用半结构式采访和叙事性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通过不同类型的社会互赖理解舞蹈课堂中员工的同伴关系。

评议环节

评议人金秋教授肯定了文章的选题,指出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选择这个题目,从新西兰高中舞蹈课中的社会互赖,探讨新西兰高中舞蹈课堂当中的同伴关系,探讨高中舞蹈素质课的质量问题是十分贴切的。其次,她指出舞蹈教育是可以解决孩子们心理上的一些问题的,但其前提是要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肯定了刘博士在论文中运用社会互赖的方法来重新梳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这方面来看,这篇文章是十分有意义的。并且,希望刘博士的在此方面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对日后的教学和研究都会有很好地帮助。

时间:

11月6日16:35-17:00

题目:

《后疫情时代民族志方法研究——以苏格兰舞蹈为例》

发言人:

赵阳,爱丁堡大学博士研究生

这次分享是以赵阳博士在英国和法国进行实地考验,以及对在线苏格兰舞蹈教学和民族志的田野调查实例展开讨论。

赵阳博士指出,苏格兰舞蹈是一种社交舞蹈,需要舞蹈搭档和空间。其舞蹈队形是一种有规律的几何图形,在线上苏格兰舞蹈的教学中,她发现对苏格兰舞步进行拆解教学,与线下舞步基本无异。由于全球疫情人们只能在线参与在线苏格兰舞蹈课程,在线课程也将世界不同地方的人联系起来。在她的研究中通过文本分析、参与观察快速融入田野对象,以及通过在线民族志提出伦理方面的考虑和挑战。因此,她指出本研究需要明确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究伦理道德风险,以保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利益。同时表示她将在之后的博士论文中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评议环节

评议人金秋教授首先对于赵博士的选题予以肯定。同时指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与国际接轨,与外国学者接轨,共促学科发展,对本次长安音乐舞蹈博士论坛的线上举办也给予充分肯定。其次,认为她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迈出非常好的一步。但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指出民族志方法不应仅仅是收集数据,或许对苏格兰的舞蹈可以用整体论的观点来审视,在苏格兰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背景下,其舞蹈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势必与我们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那么,是否对这个特定群体的社会和他们的文化进行比较有深度的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其内在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以此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背后进行解释,这样文章可能会更充分。赵阳博士也表示会在之后研究中认真思考老师给出的建议。

时间:

11月6日17:00-17:25

题目:

《身体的隐喻:英国脉络下的身体现象学分析》

发言人:

朱雯琪,英国罗汉普敦大学博士研究生

本文是从朱雯琪博士的硕士论文发展而来,她指出人的身体动作是文化与社会现象相互交融的产物,文章以跨文化为出发点,通过研究伦敦地区的太极练习者对身体动作的学习与认知,以及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练习者对于身体空间观察的感知与差异,来探讨身体动作与文化人学的研究如何交互相关、舞蹈与身体动作如何成为社会的表徵来反映社会深层的哲学价值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通过参与观察的方式,提出几个观察:其一在身体动作与社会文化交互影响下,身体中的文化记忆如何影响到来自其他文化的身体动作学习; 其二基于人类的感知能力不具普遍性,指出对于人类身体的研究,不应采用自然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也不能太过主观,应在现象学和科学研究中取得一个平衡点。

评议环节

评议人金秋教授指出这篇文章挺有意思,是用了比较学的研究方法,针对外国人学习中国舞蹈的身体现象的研究,从中找到一些差异进行比较,这实际上是在探索一种面对外国人教授中国舞蹈的方法。但也针对刚刚朱博士的发言给出一些建议,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还较为表层,发言中似乎只谈到了差异,深层挖掘还不充分,并未提出解决办法。因此鼓励朱博士对于这一现象进行深层挖掘,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找出东西方差异之间的根本原因,或许才是论文的价值所在。

自由互动环节

时间:

11月6日17:25—17:40

在会议互动环节,上海戏剧学院的张素琴教授也对四位博士也进行了悉心点评。

她表示“这一组给我很大的启发,就觉得特别有话想说,第一位发言的刘丽珺博士,刘佳慧博士、赵阳博士、朱雯琪博士选题都非常新颖。她们研究的对象的也都相对比较集中,材料跟方法也都比较明晰,有的是宏观的阐释,有的是具体的对某一类舞蹈的现象进行分析,我觉得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研究的也都是比较清晰的,我在这里对本次参与论坛宣讲的博士们做个邀约,《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热烈欢迎你们来稿。

刘奕君博士的文章十分整齐,我在做访问学者的时候,王一川老师是我的合作导师,对于他的《修辞论美学》一书,我也下功夫好好读过,所以你用这个方法论,在对对象进行研究时,我觉得非常准确,而且非常契合,方法论用得非常统一。无论是从情感的修辞还有具体动作的描述,都做得非常完整。

刘佳慧博士,运用社会互赖方法对某一个群体进行研究,虽然样本不太大,但做得十分细致,我觉得在一个小范围的样本中间这么细致地做,而且观察的既感性又理性,从一个个案入手,从一个我们看到的现象入手,从而逐渐展开,对一个群体的访谈和数据的分析,方法上逻辑非常清楚,而且如果是细致地分析在小样本中间也能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我认为特别可取,对当前教育很大启示。

赵阳博士,她的论文已经非常成型了,尤其是对于苏格兰舞蹈的研究,不仅给我们一个文化事象或舞蹈事象的一个了解,同时在文化人类学方法上给我们很多国际化的做法参考,您也特别强调的缺点,包括隐私,包括如何跟学会沟通?我们国家目前基本没有开展的,所以这个文化人类学、舞蹈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的伦理问题、隐问题包括文化的传播,中间我们可涉及的边界。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启示,也希望你能够将书中间比较完整的部分发到我们的刊物来,我们也非常欢迎英文稿件,纯英文的稿件、篇幅大一点也是我们也非常欢迎的。

朱雯琪博士,她的论文也给了我很多启示,我刚开始非常期待,觉得你应该是从哲学的角度,去做一个身体现象学的纯哲学探讨,金秋老师对你的点评非常中肯,您自己对自己的分析得非常坦诚。那就是其实很多都很想做,但是在做都做了就发现有点偏移了,但是我觉得没关系,你目前虽然的陈述的比较偏移,但是我觉得你内心深处还是非常清晰的,实际上你对于文化交融中间如何对舞蹈的学习或者舞蹈学习在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种族身上的折射的这种现象,你的思考其实是非常深入的,有可能目前的还没有聚焦的在某个点上,聚焦的某个点上我相信你有这么丰富的感悟,而且对舞蹈教学非常热爱,对人的观察的,非常深智。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出特别棒的博士论文的,说实话我挺激动的,听完大家今天这个前场和这样的发言,谢谢大家。

最后,本场会议主持人赵纯基博士表示:“对于今天所有在平台上的参与者、互动者来说,收益都非常大。在两场博士宣讲中。首先感谢永利集团舞蹈学院马昱经理提供的平台。使我们能够有幸欣赏到张素琴教授、金秋教授的评议,也让我们在评议过程中能够正确确立我们在舞蹈领域的一些相关的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视角,以及如何运用更好的方法,深入到、细化到每一个环节的落地性的理论输出,都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值得我们思考的。”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