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前两天的采风调研活动,调研组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陕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这里浓厚的红色革命氛围。参与调研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老员工,一定要牢记历史,永不遗忘传统文化和革命先烈的意志理想,学习革命先烈的舍生忘死、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将红色革命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国家的富强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更进一步了解陕北的红色革命、民歌文化,采风调研小组来到了陕北延安市志丹县。
 |
老师们认真聆听馆长的讲解 |
 |
志愿者服务促进中心标语 在馆长的介绍下,调研组了解到: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志丹县坚持发展自身特有的足球文化。在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知青把足球运动带到了志丹县,并指导组建了志丹历史上第一支足球队。近年来,志丹县将足球事业纳入全县的“十三五”规划,以足球“特色小镇”为志丹县的标签。奖杯陈列室里摆放了志丹县足球队上百余个奖项,调研组成员们意识到,这些奖项的背后不只是不分昼夜的训练和汗水,更是对志丹县优秀的足球文化表示赞扬和肯定。 |
 |
老师们认真聆听馆长讲解 |
 |
奖杯陈列室里存放的奖杯和奖状 第二站:刘志丹烈士陵园 刘志丹烈士陵园位于延安市志丹县城北的炮楼山和瓦窑山之间的山坡上,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最早创始人之一的刘志丹将军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园区。走进刘志丹烈士陵园,刘志丹干部学院老师们便为大家讲述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用年轻的生命和血肉之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中国人民尊严的伟大事迹。 |
 |
刘志丹烈士陵园  | 刘志丹雕塑 讲解老师向调研组介绍,习仲勋同志为表对刘志丹的怀念之情,亲笔题写了陈列馆外部上方的“刘志丹革命事迹陈列馆”十个大字。该馆共分为六个单元,全方面、详细的呈现了刘志丹将军的戎马一生。 |  在时代的激流中成长: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板块一详细讲述了刘志丹同志从出生到接触共产党再到闹革命的全过程。 
| 模板一 渭华起义与兵运活动:一杆杆红旗山峁峁上插,跟上咱老刘闯天下。 版块二陈述了渭华起义的前因后果,正因为此次起义,刘志丹的姓名第一次出现在了人民百姓的视野中,百姓相信这一个名叫刘志丹的青年,愿意跟随刘志丹从军抗日。 |  | 模板二 创建红军开展游击战:太阳东起又西落,闹革命要经得起几回合。刘志丹在1931年正式集合了三支农民武装,1932年改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红军队伍的成功组建本应该拉快抗战的步伐,然而却因为“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遭敌围追堵截,弹尽粮绝。 |  | 模板三 统一西北革命根据地:一队队骑兵一杆杆枪,刘志丹的队伍上来了。 1935年,国民党对陕甘边等地发动了第二次“围剿”,刘志丹到安定看望了养伤的谢子长。同年8月,在游击队的配合下,西北红军不断的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百姓听到是刘志丹的队伍来了,纷纷赶往路口迎接刘志丹,百姓的眼中“刘志丹”就是革命胜利的希望。 |  | 模板四 坦荡无私的宽大胸怀:满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晴了天。1935年10月,陕北发生了错误肃反,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被关押,西北根据地陷入了史无前例的严重危局。10月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赶到陕北后,及时纠正了错误肃反,释放了被关押的刘志东,毛泽东握住刘志丹的手,激动地说道:“刘志丹同志,你们受委屈了!” |  | 模板五 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九曲黄河日夜流,老刘你咋就一去不回头。 意气风发的刘志丹还未来得及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就在1936年东征时,不幸左胸部中弹英勇牺牲,时年33岁。 |  | 模板六 调研组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站在刘志丹陵园前,鞠躬缅怀。随后跟随讲解老师来到了为刘志丹题词的碑群。同志们看着每一位伟人、前辈们对刘志丹将军的题词,将这个为党为国为民的伟大革命英雄深深地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 | 
 学习完刘志丹精神后,调研组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现位于志丹县城南端桥沟口,依红崖而凿教室、岗哨、办公室、地势峭拔隐蔽,令人叹为观止。 “罗荣恒、李先念……这些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都在延安抗大接受过教育。”伴随着刘志丹干部学院老师的讲解,调研组走进了抗大,回顾光辉革命历程,追忆几十年前延安的那段烽火岁月。走进位于峭壁中的教室,栩栩如生的蜡像,生机盎然的浮雕,无一不唤起大家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虽然只是走进抗大的旧址,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精神已深入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中,它不断激励着新时代的同学们走出象牙塔、贴近大社会,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
第四站:保安革命旧址
离开抗大旧址后,调研组跟随讲解老师来到了保安革命旧址。“行志丹、温红史、念英雄、继传承”,踏过“赤都”的街头,认真观看室内的历史陈列,仔细聆听讲解老师讲述那段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回顾那一段具有深远影响的峥嵘岁月。室内墙上的照片,写过的书信,佩戴过的枪袋等,一事一物都在表现着毛泽东、周恩来、叶子龙、张浩、李维汉、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爱民为民的伟大情怀、艰苦奋斗的坚毅品格。

第三天调研组深入了解了革命运动的光辉历史,学习了革命先烈为创立新中国前仆后继、义无反顾、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调研组的老师们认为,要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当代青年应该坚定理想、练就本领、勇于担当,要继承革命精神,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调研组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拿出十二分的精神面对未来几天的深入调研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