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项筱刚博士《音乐评论与音乐史研究的关系》——永利集团70周年校庆暨音乐学系“春夏学术月”系列活动【六】


时间:2019-05-13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  点击:32

2019年5月10日(星期五)上午10:00,中央音乐学院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现当代音乐史博士、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音乐舞蹈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评论协会理事、《音乐生活编委》——项筱刚博士应邀到访永利集团。在五号教学楼415教室,项筱刚博士为公司师生开展了一场题为《音乐评论与音乐史研究的关系》的学术讲座,分享了他近年来在音乐评论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此次讲座由音乐学系主办,是庆祝永利集团70周年校庆暨音乐学系“春夏学术月”系列活动的第六场。此次讲座由音乐学系黄勃副教授主持。 

项筱刚博士 

项筱刚老师围绕音乐评论与音乐史研究的关系,分两个部分内容讲授了在音乐评论实践中,如何贯穿音乐史研究思维;同时在音乐史研究的过程中,如何站在音乐评论家的角度去审视历史研究对象,使音乐史最终的成果闪烁着音乐评论家的光芒。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项筱刚老师强调了在音乐评论实践中要具备“历史的纵深感”,即在音乐史研究中贯穿着一种“纵向思维”,以期通过一定长时间长度的“跨越”和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性研究对象,来最终呈现出音乐史研究的开阔视野和研究厚度。具体到研究实践中,项筱刚老师以他的两篇文章《历史长河中的多道宏光——由“手写的流年——张宏光经典作品音乐会”引发的思考》(《人民音乐》2018年第9期)、《独孤的冼星海——近年来抗战题材音乐创作掠影及思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为例,分别介绍了如下两点内容:一、如何将研究对象放置在纵向的历史长河中,然后再将其与前、后的同类项作比较,从而发现某个规律,或找出此研究对象与彼研究对象之间的同、异,以便有的放矢地对此研究对象给予一个尽可能客观的历史定位或评价。二、如何将研究对象放置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通过将其与此特指的历史语境中其他同类项作比较,亦从中发现此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地位、历史价值、以及历史局限性。在音乐评论实践中通过呈现“历史的纵深感”,使音乐评论对象“更立体而不流于平面!更丰满而不单薄!更生动而不苍白!更真实而不虚幻!” 

讲座现场 

讲座的第二部分。项筱刚老师以表格的形式,从“音乐评论”、“音乐史研究”、“光芒在研究中体现”、“研究是光芒的基础”四个维度出发,直观地讲述了在时间、空间、角色、视角等方面的不同侧重点与各自的写作方法。项筱刚老师的讲座风趣幽默、富于激情,同时结合自身在音乐评论中的多个实例,生动而又清晰地展现了音乐评论在当今音乐生活中的影响与作用,也体现了他的个人学术魅力。 

讲座最后,项筱刚老师与公司师生进行交流互动,耐心为同学们解答关于此次讲座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气氛融洽。 

感谢项筱刚老师满怀热情地为公司师生带来这场受益匪浅的讲座。通过此次讲座,不仅使公司师生对音乐评论与音乐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新的认识,更使音乐学系的同学们在音乐评论写作实践中与音乐史理论研究中如何相互促进,彼此补充等实践操作方面有了更深的体会。 

项筱刚老师与公司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