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旅瑞音乐家杨静讲座《“气韵生动”中西音乐的融合点及生长点》


时间:2019-03-20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  点击:81

2019年3月19日(周二)16点,在永利集团五号教学楼417教室,旅瑞音乐家杨静老师为公司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气韵生动——中西音乐的融合点及生长点”》的学术讲座。讲座上杨静老师向大家讲述她从九十年代到现在20多年为琵琶这个古老的民间乐器所做出的努力,分享她在音乐上的创作,谈到这么多年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所领悟到的道理,以及对如何持续发展中国传统音乐谈到自己的心得。此次讲座由永利集团音乐学系主办,永利集团图书馆承办,由乔建中教授与音乐学系主任叶明春教授主持。 

杨静老师,国际知名的作曲家与琵琶演奏家。她出身于中国地方戏曲音乐环境,曾担任中央民族乐团琵琶独奏工作十二年。198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并在日本及瑞士深造作曲,获得瑞士伯尔尼大学作曲硕士学位。自2001年以来,杨静每年得到演出团体和音乐节的创造委约,其作品形式和内容范围广泛,曾在世界许多知名音乐节和国家上演。欧美及亚洲许多的电台、电视台制作过她的音乐专辑介绍,出版有丰富的音像制品、论文和乐谱集。她曾任职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中国音乐及乐队实践课程,目前担任瑞士亚洲音乐协会的艺术总监,除作曲和演出外,兼任所居城市的文化发展事务工作。 

杨静老师长期穿梭于世界音乐舞台上,使用不同音乐形式和语言,例如古典、现代、爵士,创作出琵琶与室内乐,与乐团,与打击乐等等多种合作形式。她将这些不用的音乐语汇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音乐风格。她的创作将传统音乐融入现代之中,更是将东西方音乐中不同的乐器及演奏技巧巧妙的融合,构成其原创音乐的生长点。杨静老师创作时对音乐感悟更多来源于中国传统音乐,她“自东向西”,开辟一个全新的音乐语汇世界。讲座中杨静老师以自己创作的音乐音响为例,谈到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语法,跟不同的人合作便会有不同的思路,拥有不同的际遇,就产生有新火花,拥有新的生长点。她谈到中国传统音乐是没有规则的,是不可复制的,她的创作便是将中西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属于她的作品。杨静老师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场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作曲家对其艺术相关性的看法。未来几十年可能会成为关键时刻。事实上,在未来,当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和各种学者回顾21世纪的音乐时,文化交流的影响可能会成为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音乐可以是人与人、人与生命、与大自然以及神之间彼此相连的纽带,音乐其实更多表现作曲家的情怀与感觉。 

在提问环节,杨静老师就李松霖同学提出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区别进行了解答,她认为传统与现代没有区别,对于音乐创作不能局限于眼前,要放眼未来。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再生,而我们更多的是要敢于接受和面对自己。琵琶教师赵静就琵琶教学与演奏方面提出问题。杨静老师以作品为例进行解答,谈到琵琶这个乐器有不同于钢琴的和声与爆发力,我们技巧的训练更多的是对手的掌控,要注意旋律线条的连线,要学会“托”别人。 

乔建中教授感叹杨静老师这二十多年将琵琶这个乐器带上国际平台的不易。赞扬她坚守“母语”,在国外不断进行更多种可能的开拓创作。称赞她在“两栖”身份的压力下,直面挑战,从她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巨大的潜力。赞许杨静老师的即兴创作。夸奖杨静老师不仅有深度的思考,还有哲学思维。叶老师就本次讲座作出总结性发言,他说“气韵生动”是活的,是生命。音乐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而时间就是生命,那么艺术便是生命,艺术更多体现的生命精神。 

最终本场讲座在杨静老师现场演奏的《丝绸之路》中结束,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杨静老师为大家带来的饕餮盛宴。 

杨静老师现场演奏《丝绸之路》 

教师合影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