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作

员工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员工工作

员工工作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八:高德祥教授授课 25


时间:2018-09-08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  点击:23

2018年9月7日,国家艺术基金《西安鼓乐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进入第一阶段第24天的学习。上午8:30,敦煌学专家、永利集团特聘教授高德祥老师一早就在教室里准备授课课件,为学员们讲解《敦煌文化及古代乐舞》的专题报告。  

高教授第一部分介绍了甘肃敦煌的历史地理位置。它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接西域,是佛教东传的驿站;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它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延续着万古文化的血脉。高教授引用季羡林先生的话:“世界上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文化,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足以说明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通过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图像资料,高教授为学员们介绍了敦煌这座沙漠明珠的前世今生,在高老师拍摄的镜头下,我们进一步领略了敦煌旖旎的沙漠风光,漫漫黄沙,萧风低鸣,绿洲渐远,断垣陌上仿佛可以听见来自玉门关的凄凄风声,诵读唐代诗人王之焕、王翰的边塞诗,感受着古代将士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大气悲壮。  

高德祥老师为全体学员授课  

如今的敦煌,作为西北旅游热点城市,这里不仅有鸣沙山、月牙泉,独特的雅丹地貌等自然风光,在这里世界文化遗产就有三个:敦煌莫高窟、玉门关和悬泉置,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来此参观。第二部分高教授重点介绍了敦煌莫高窟,作为人类在戈壁沙漠中创造出的奇迹,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立体艺术宝藏。被誉为 20 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是“东方的卢浮宫”。敦煌石窟以敦煌莫高窟为主体,共有735个洞窟,南北长约1700米,西千佛洞19个,榆林窟43个,东千佛洞23个洞窟等共计843个洞窟。1900年,一位王圆箓道士的偶然发现,却打开了一个轰动世界、震惊中外的藏经洞。这就是著名的敦煌17窟——藏经洞。这个小小的石洞内竟藏有50000余卷遗书,而它却命运多舛,经文流失海外,留存的很多经文保存不善,人为损坏严重。  

第三部分高教授重点介绍了榆林窟,东、西千佛洞中经典的乐舞壁画。莫高窟的壁画数量巨大、内容众多、色彩艳丽,是墓室壁画及其他石窟壁画数量所不能及的,在敦煌莫高窟浩如烟海的壁画中,有着众多古代乐舞艺术的展现,留存着大量的乐舞形象资料,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中,有200多个洞窟的壁画,都以不同的方式记录着古代的乐舞。高教授为学员们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彩绘壁画,有婀娜多姿、凌空翱翔的六臂飞天;神态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萨演奏着各种乐器;还有刚劲勇猛的天王、药师奏乐形象、其中在药师经变-莫高窟第220窟【初唐】这幅图中,出现了独特的乐器形制为花瓣形的曲项阮;159窟中弹奏琵琶的乐师正在调弦,也进一步表明了在敦煌二十五古谱中琵琶有三种不同的定弦,甚至在壁画当中还绘有古代灯光师的人物形象。  

高教授在东千佛洞107窟中发现了第一幅在乐队中演奏胡琴的乐师形象,正是为了获得准确的壁画资料,高教授先后拍摄了200多张照片进行比对研究,足见其严谨的研究态度。但他的讲课却不失幽默风趣。高德祥的研究认为,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形式可以分为飞天伎乐、天宫伎乐、经变乐舞、世俗乐舞等等,有佛教神话传说的自由想象,有西凉乐古代乐队的严谨形制,有凡尘俗子的美好愿望,也有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幅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显示了各族艺术家非凡的创造才能和高度的艺术成就。高教授他四十年如一日, 沉浸于莫高窟数百个洞窟研究之中,从乐舞壁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入手,勾勒出敦煌壁画中乐、舞、歌的表演场景。  

高教授作为“土著”敦煌学专家,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还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比如高教授通过史料、文献研究得出的认为丝绸之路是早于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已有之,只是未命名;曾发表文章关于发现藏经洞的王道士的问题上给予了客观正面的学术评价。叶明春老师称赞高教授“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一件事干一辈子。”使学员们受益匪浅。程天健教授在讲座结束后的总结中,高度评价了高德祥教授近四十年来在研究敦煌文化上所取得的成绩,更以此为契机,将西安鼓乐同丝绸之路上的不同音乐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对照,加深研究。并对我们年轻学员们提出了美好的愿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更多热爱西安鼓乐、热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者投入其中。  

高德祥老师与学员老师们合影  

下午15:00,排练厅里学员们已经准备就绪,开始了今天的合奏排练。经过数天的练习,学员们已经能流畅熟练地演奏每一首作品,在程天健教授及张亚楠老师的精心编配下,学员们手中的乐器从音色的控制、速度节奏的把握、乐句处理、音乐表现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声部之间相互配合,熟悉曲谱。首先复习了《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每一位学院的演奏认真投入,程教授还不时对学员们的演奏进行点评和辅导,大家共同努力使作品不断完善。稍后排练了《满园春》、《园林好》《靛花开》,学员们还一起聆听了王曌同学的管子独奏《雨霖铃》。接着学员们进行了《江南春》、《大红锦袍》、《喜秋天》、《歌沙》、《南吕一枝花》五首鼓乐谱的唱念复习。最后排练了《往南瞧》、《金菊香》、《终南山》,由路章伟同学开赞,大家齐唱。在徐徐的伴奏声中,学员们演唱完今天所有的排练作品。程老师和张老师对今天的排练进行了总结点评,并计划在9月10号的下午进行音乐会的汇报演出,接下来的几天都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合奏训练。  

程天健老师带领学员鼓乐排练  

我们的第一阶段的学习排练已接近尾声,同学们在这次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每一件新乐器在学员的手中从吃力的演奏到逐渐的可以熟练准确的演奏,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们的学员都是利用假期或是请假来到这里学习,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导师们悉心教导,学员们勤奋练习,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将西安鼓乐传承壮大,使这一古老的乐种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非常期待我们的学习成果,期待我们在西安鼓乐音乐会上的表现!  

【授课教师简介】

高德祥,现为敦煌文化学会会长,敦煌学专家,永利集团特聘教授,兰州文理学院特聘住校专家,西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原为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敦煌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敦煌市委会主委。

主要从事敦煌历史文化的研究,重点研究敦煌古代乐舞,长期深入基层搜集整理研究敦煌民间音乐艺术,出版的专著有《敦煌乐舞》《敦煌古代乐舞》《敦煌民歌 宝卷 曲子戏》《朝觐敦煌》《图说敦煌》《美丽的敦煌》(合著)《莫高宝窟》《敦煌名胜》《敦煌雅丹地貌形成发育过程图谱》(合著),以及摄影、音乐作品专辑等20余种。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应邀在多所音乐、舞蹈学院及艺术院团举办学术讲座。2008年应邀在法国巴黎进行学术讲座,并策划在法国巴黎举办了敦煌艺术大展。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