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践行一学一做,发扬延安精神”音乐学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革命圣地延安之三


时间:2017-07-09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  点击:3

78日,音乐学系“践行一学一做,发扬延安精神”社会实践团开始第三天的学习参观。今天我们将赴党中央处进延安的驻地凤凰山旧址和为共产党培养大批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参观学习。  

中共中央在1937年初由陕北的宝安经志丹县迁到延安凤凰山。这里当时是延安老城区。193811月,因躲避日机的轰炸毛泽东和中央机关在这里仅停留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迁往城外距宝塔山四公里与凤凰山隔河相望的杨家岭。毛主席住在凤凰山麓李家院里,窑的主人李修文让出了三孔石窟窑。窑内盘有土炕,因毛泽东不习惯热炕,故在土炕上垫了一块木床板,床上放着清洁的棉被,炕沿上放着一张长方形的小炕桌,桌子上放着几本书和茶具,墙上挂有一幅大的作战军用地图。毛主席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主持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他还曾在这里会见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八路军将士服务的加拿大医生诺尔曼。在凤凰山的白求恩医生事迹展馆中,同学们学习了白求恩医生的伟大事迹,他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一代代传颂。  

下午,我们来到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来到抗日军政大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侧墙上的八个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体现了他们的校风校训。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为此名,校址在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大学。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等。此展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抗战将才的摇篮、窑洞大学育英才、挺近敌后显神威。他们的教学环境就是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虽然环境艰苦,但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成长的每一位英才良将都使我们真心敬佩,是他们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同学们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百折不饶、克艰除难的精神和牢记宗旨、不懈追求的高尚情操,点燃了“献身红门、干事创业”的激情。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和发扬新时代的延安精神,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切实把延安精神化作奉献事业的激情和对党的事业更加执着的信念与追求。  

 

参观凤凰山白求恩纪念馆

 

参观凤凰山旧址毛泽东故居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留念

参观“抗大”纪念馆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