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艺术管理的多维度思考——宗晓军教授《艺管之光》系列讲座


时间:2017-04-27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  点击:52

   2017425日-26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艺术管理专业创办人——宗晓军副教授应邀来西安音乐学学院举办为期两天的《艺管之光》系列讲座。此次系列讲座由永利集团音乐学系与西安市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 

   宗晓军副教授于199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7年,获得美国迈阿密大学音乐商业与娱乐工业管理硕士学位;在美国生活期间曾在唱片公司、演艺经纪公司、交响乐团、剧院工作实习。1998年回国后创立世代乐音2002年应聘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并创建音乐艺术管理专业;先后出版发行了《音乐商业的秘密》和《艺术管理实战论》。 

   宗晓军副教授此次到西安的第一场讲座于425日晚19:00在永利集团5号教学楼415教室举行。讲座由永利集团音乐学系主任叶明春教授主持,公司音乐艺术管理专业赵潇松副教授与张雨昕老师及其他专业多名师生一同聆听,讲座开始前叶老师代表学校向宗老师颁发了永利集团客座教授聘书并合影留念。      

图一、讲座开始前宗晓军老师与音乐学系主任叶明春老师的合影

 

  主讲人宗晓军讲述了自身创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管理学科的原因——“我在本科学习时就对音乐价值有较强的追求和期待,因此选择了出国学习艺术产业管理专业”;又讲述了他当初在中央音乐学院创立“音乐艺术管理”这一学科的缘由——在中央音乐学院不仅要学习理论表演创作,更要学会经营,接着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艺术管理的多维度思考。

此次讲题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对音乐艺术管理专业学科的性质、内容及学习进行阐述,第二是对音乐艺术管理学科的展望与期许。宗老师的讲座从多个角度对音乐艺术管理专业做了诠释,列举了多个问题并一一讲述。

 

  

图二、讲座期间,老师与同学的互动

 

   

宗晓军老师同公司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师生展开了一次快乐的分享

首先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何为艺术?”“何为管理:艺术就是通过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能影响人的精神感受的美的事物;应当是约束与认知相结合;管理工作由管理者、被管对象、管理方式方法、管理结果共同组成;同时也提出了管理与管理者的关系应是: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并受管理者思想的驱动,实现管理者自身的价值体现和意识导向。还包括艺术管理工作结构是管理者和艺术的双重主体存在,是服务于艺术的,并不凌驾于艺术。       

其次对音乐艺术管理其他管理专业做了对比分析:      

艺术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的相同性在于:认知、感知,不能忽视音乐表演的学习以及四大件的了解;艺管与其他音乐专业不同之处在于:要培养内心的感悟和外部世界的感知。关于如何对待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宗老师列举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的组成部分。      

其中宗晓军老师着重讲解了表演艺术的艺术管理重点是“3+3+3”:第一个“3”是音乐、舞蹈、戏剧、视觉等方面的表演者,创作者,作品;第二个“3”是相关的时间,地点,表演形式;最后一个“3”是服装,化妆,道具。这三个“3”组成了表演艺术的艺术管理的重要部分。

图三,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对于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宗老师提出艺术的价值应该多维度呈现:艺术是为了实现其自身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而生的,通过管理者的服务体现艺术价值,然后将艺术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实现社会价值,通过营销发展市场价值,最后实现思想最大化的价值。

       

宗老师又对音乐艺术管理的学习与工作方向提出了很资深独到的建议:此环节宗老师也提出了几个问题:挖掘发现、策划、制作、宣传推广以及营销分别都是什么等问题。

 

作为年轻的音乐艺术管理者,在寻求艺术、成长学习的两条道路上要学会挖掘,挖掘具有初步价值的表演者,创作者和作品,以及挖掘能够以帮助你的贵人,聆听他们的教诲,在他们的引导下更好的发展。;其次学会被挖掘,做管理要讲究计策、策略、计划、规划、整合,将艺术价值转换为市场价值时,要把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要清楚消费者是将价格转化为价值的关键。

 

笔者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公式:音乐受欢迎的程度=资深爱乐者(评论)(20%)+ 专家组成的评审(15%)+ 普通听众聆听之后对于作品喜好程度(65%)。我想音乐艺术管理的工作恐怕不仅要对艺术有独到深刻的理解,更要有宽泛的涉猎面,要关注创作者、表演者、评论者,最关键的是关注听众的审美需求,音乐艺术管理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务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我们不是仅仅埋头书堆乐海,研究成百上千年前的音乐,更重要的是在现代音乐生活中尽到自己的职责,从音乐家创作的作品、歌唱家或演奏者把曲目用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到音乐爱好者鉴赏批评音乐的整个过程中,应该与音乐学家一起在创作者和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起沟通和引导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听众的需要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让好的艺术能“通俗化”地被听众接纳。   

 

讲座最后,宗老师对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学习提出了4条期许:      

 

   1、学习要深度及广度(音乐与艺术)      

   2、多看、一切从模仿开始做起      

   3、多思考,一切从有想法开始做起      

   4、多交朋友,尤其是表演、创作、理论的朋友,艺管行业只有我们不行的,必须依靠团队。      

宗老师用三句话总结了音乐艺术工作的任务与目标——1.艺术管理者不是艺术表演的传播者,而是传播方向的引领者;2.艺术管理的工作是服务于艺术的工作;3.艺术管理者不是艺术的表演者,艺术管理是赋予艺术内涵的思想者,要符合时代审美的要求。      

 

宗老师讲座后笔者对音乐艺术管理专业有了一些浅显的思索——音乐创作者是船,听众是水,时代是风。没有水或水很少,船必然搁浅;只有顺应时代的和风,让水汇成汪洋大海,船才能顺利远航。所以,音乐学和音乐艺术管理专业就像是船上的掌舵人,要尽可能引领创作者与演奏者顺应时代,体现艺术的魅力、发挥音乐价值。请把你们的聪明才智用在多关心当代人民的喜怒哀乐,尊重当代人民的审美习惯,多写出当代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上。独立思考、虚心地研究、汲取前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上,在大好的时代里,让音乐创作者与音乐学工作者携手并进,共同为广大听众创造一番更为开阔的音乐世界。

       

      

 

图四、首场讲座之后,宗晓军老师与公司音乐学系艺术管理专业师生合影

 

宗晓军教授《艺管之光》系列讲座第二场于426日下午1400在永利集团4号教学楼205教室举行。我系音乐艺术管理大多数师生都前来聆听。      

此次讲座的主题为——“艺术管理实战论,主要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案例分析;第二板块百言锦句;第三板块名言锦句案例分析。      

宗老师用六个观点与相关的六个案例为我们生动的讲解了艺术的实战性、强调审美能力在音乐艺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审美性是艺术作品获得成功的基础和标准,我们是美的经营者、制造者,还要通过舞台表演上特定的动作和音乐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意境来充分调动大众的审美情绪。音乐艺术具象化,表达的内容与舞蹈、戏剧艺术表达相对比更婉转。之所以戏剧、舞蹈相比音乐更能调动人的情绪是因为它们先是在现实生活中所提炼的,其次它们是集艺术语言之大筹者,当其表达的水平线到达观众对艺术期待的那个值,这个艺术也才会收获观众的掌声。

 

 

 

                                    图五、第二场讲座中宗老师在认真讲授知识

 

    宗老师第二部分——“百言锦句的讲解通过18句简洁、精炼的话让我们学习了作为艺术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艺术工作者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重视审美体验和感受,要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对事物亲力亲为,在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对知识的掌握要有音乐的深度和艺术的广度,要比演奏的人更懂演奏,比创作的人更懂创作,可以对艺术家提出创作方向的建议,未来能在艺术平台上站稳站高;其次音乐作品要注重精神感受感受和审美感受,为未来而创作,要有现实性和前瞻性,在表达上体现创意、认识、感悟。

   

   

   图六、第二场讲座一角

  

   讲座最后,宗老师以名言锦句”案例分析,讲述了艺术的特质,以及意蕴、意境、风格要融入每一个策划者的思想,不要把策划当作一种程式化的过程,需要用心去领悟,策划时要有艺术作品内部结构的表现,并指出任何艺术活动都要有形式结构。      

讲座结束时宗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一些有助于未来发展的小方法:首先是感性的积累才有能力的创造和把握,把握机会,创造机会,还有不管做什么事情名字一定要出现在制作名单中,最后始终铭记自己是服务与艺术的。重在实践,知行合一。      

宗晓军教授在永利集团的两场讲座已经结束,讲座围绕音乐艺术管理的理论与实战论来讲述,提供了多个维度与视角,我们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同学们通过这两次学习对自己的专业又有更深的理解与思考。我们将通过此次的学习与思索、认真钻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用实际行动将艺术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      

宗老师的《艺术之光》点亮同学们的求知之光、创新之光。最后,感谢宗晓军教授的为我们奉献的两次精彩演讲。      

图/音乐学系16级王海伦

 文/音乐学系16级洁        

2017426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