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讲座综述|程天健:西安鼓乐鼓札子谱解读与运用


时间:2015-12-10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  点击:72

 

 

【讲座报道】2015129日下午15:00时,永利集团音乐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程天健教授在永利集团艺术中心室内乐A厅举行了一场名为《西安鼓乐鼓札子谱解读与运用》的学术讲座,这次讲座也是永利集团音乐学系学术月活动的最后一场。民乐系西安鼓乐团杨会青、王涵等7位老师和同学协助程天健老师的讲座,担任示范演奏的任务。

 

程天健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鼓札子谱,所谓鼓札子谱,是西安鼓乐敲击乐器的谱字,是以各种鼓的状声字拼在一起而成,用当今的名词解释就是鼓谱的意思,主要用于表现节奏,既能表现出强、弱、快、慢,又能区别高、低、长、短。西安鼓乐的“鼓札子”的传承都以口传心授为主,传播者主要依靠演唱和演奏,学习者依靠听觉和记忆,谱子没有小节线、增时线、减时线和节奏变化,只有汉字由右至左竖式记写,表示力度和音色变化,主要的状声字包括了“灯”、“乍”、“等”、“扎”等20多种谱字。

 

   西安鼓乐鼓札子具有独立的结构和作用。鼓札子有大型和小型之分,大型鼓札子可以成章,分为头、身、尾乐章,用于大型坐乐,如【开场鼓】【退鼓】【开坛鼓】等等,其中【开坛鼓】分为大开坛和小开坛,是两家民间乐社同台演奏时的一种大型开场鼓,形式庞大,结构严密,节奏复杂多变;小型鼓札子结构短小,有时仅有一句,常被用于引子或用于乐曲之间的过渡,如【过拍鼓】【干鼓】等等。

 

    在鼓札子谱的读韵方面,程天健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由于鼓札子谱是以各种鼓的状声字拼在一起而成的,这些状声字的读音都是以陕西关中地区的方言为主,这样就涉及到了鼓札子谱在发音方面与普通话的不同,以及在读谱的过程中陕西方言所特有的韵味,在札子谱中,不同的谱字表示了不同的敲击位置敲击方式以及敲击力度,例如“灯”“等”两个谱字,前者表示在战鼓、坐鼓、乐鼓用单槌敲击鼓心,同时大锣、铙随击;后者表示在战鼓、坐鼓和乐鼓上用单槌重击鼓心,同时敲击大锣、铙。对这些谱字的读音和运用,程天健教授一一经行讲解和示范,并将其融入于鼓札子的几种基本节奏型之中,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的看到鼓札子谱在鼓乐之中的应用特点。

鼓札子是一种有板无眼的节奏形式,以固定的使用方式将各种状声词连接在一起,在鼓札子谱中,有快、慢、强、弱、滚、煞等技巧,演奏者的技艺高低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敲击方式,这也就导致了不同演奏者会表现出不同的节奏和情绪。鼓札子谱是可以随意加花加点的,会有许多辅助的符号加以装饰,常常可以表现出谱面以外的情绪。鼓札子谱在鼓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掌控着全局的节奏,所以对于所有的参演人员来说,都必须熟读鼓札子谱。程天健教授通过《花起鼓》、《九环鼓》、《前退鼓》(片段)等札子谱为我们讲解了鼓札子的艺术特征。

 

   西安鼓乐分为坐乐和行乐,主要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吹奏乐器主要有笙、笛、管子等,打击乐器主要有战鼓、乐鼓、坐鼓、高把鼓、单面鼓、豆鼓、大锣、马锣、引锣、海口子等,其中战鼓的体积较大,音色厚重;乐鼓的体积较小,音色清脆,主要用于演奏装饰音;坐鼓体积中等,是西安鼓乐中最常用的打击乐器,也是本次讲座中程天健教授主要向我们展示的乐器。其他乐器中,高把鼓带有长长的手柄,一般用于站立演奏,单面鼓的形状类似于大锣,而豆鼓是这几种打击乐器里体积最小,音色最脆,也是最精致的乐器,直径约10厘米左右。

 

   在鼓乐套曲中,旋律和鼓札子段落都是交叉进行的,鼓札子在鼓乐之中,并不是附属于旋律的音乐形态,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自身独立的作用以及独特的风格,所以,在鼓乐之中,当旋律乐器表达不出应有的气氛时,就需要敲击乐器的烘托,从而形成了鼓札子。程天健教授和民乐系的老师同学为我们现场演奏了《尺调双云锣八拍座乐全套》中的开场锣《三股鞭》、《退鼓》、《赶东山》等段,演奏和分析想结合,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到西安鼓乐的魅力,更直观的看到在西安鼓乐中对札子谱的运用。

 

   通过这场讲座,不仅领略到了西安鼓乐的传统魅力,还学习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乐谱流传至今所带给我们的音乐,受益良多。同时,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使得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由衷的感谢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和研究者,为我们宣传普及中国传统音乐“世遗”西安鼓乐,做出巨大的贡献。 

                                           (撰文:2015级研究生张卜元)

 

程教授讲座掠影01


 

程教授讲座掠影02
程教授讲座掠影03
程教授讲座掠影04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