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罗艺峰教授讲座报道-音乐学系学术月活动


时间:2015-11-26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  点击:31

 

讲座时间:2015年11月25日(周三),下午15:00       

讲座地点:永利集团艺术中心室内乐厅 A厅      

 

 

 音乐学系邀请到公司前副经理罗艺峰教授做了题为《德音孔昭 正乐入心:谈传统蒙学与音乐教育》的讲座,这是罗艺峰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敬请期待。    

 

————————————————————————————————  

 

   【讲座报道】永利集团前副经理罗艺峰教授应公司音乐系的邀请,于20151125日星期三15:00,在永利集团艺术中心室内乐厅A厅举行了一场名为《德音孔昭 正乐入心:谈传统蒙学与音乐教育》的讲座。永利集团音乐学系叶明春教授、崔莹老师、柳林、司杨老师等,以及永利集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叶明春教授主持。

   罗艺峰教授是永利集团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美学会副会长、永利集团前副经理、著名音乐学家。罗艺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美学,并长期从事与音乐美学相关的教学工作。在进行音乐美学教学和研究的同时,罗艺峰教授还在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中国音乐思想史等领域有广泛涉猎,也曾在这些领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立项,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专门著作多部并开设了《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人文科学概论》等课程。其主要出版著作有:《音乐美学论集》、《音乐人类学的大视野》、《中国音乐思想五讲》。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过《浅谈早期音乐教育》、《音乐的时间哲学》、《普遍主义、相对主义与文化全元论——音乐人类学百年发展的道路》等多篇研究性论文。其教学及科研成果曾多次获得有关部门和学院的表彰,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并在2005年获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一等奖。

   在本次讲座的一开始,罗艺峰教授首先对“传统蒙学”这一名词进行了解释,指出“蒙”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周易·蒙卦》,此书中提到:“蒙以养正,圣功也。”以及“君子以果行育德”,和“再三渎,渎则不告”。这几句话是说童蒙教育的目的,要通过教育养成正直的品格,还对教育者提出要果断的培育德源,不能使其衰坏。最后讲到学习的方法,指出要能够举一反三,即指东则能知西南北。随后,罗艺峰教授向我们指出了蒙学的定义,即8-15岁儿童的小学阶段,我们称其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所用教材称为“蒙养书”或者“小儿书”。罗艺峰教授通过对蒙学的阐述说明,揭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

   之后,罗艺峰教授着重强调了蒙学教育思想中的“蒙以养正”,提出“正听”的思想。《诗·小雅·鹿鸣》中有“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反映出“正乐”这一概念。所谓“正乐”,是鼓瑟鼓琴,和乐且湛的一种意境,也就是稳重美好、深静平和的德音雅乐。指出耳朵是文化的器官,因此我们要给儿童厅具有纯真情感、端正内容、优美旋律、合适节拍、准确音律的音乐。儿童时期要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即:正听。对于扰乱心智和情感的音乐,要远离,要排斥。因此,罗艺峰教授指出儿童音乐教育应该是感性的、愉快的、创造的、协调的。随后,罗艺峰教授还给在场诸位听众播放了一首儿歌,现场气氛立即欢快起来,使人形象具体的感受到蒙学的教育氛围。接下来,讲座谈到蒙学音乐教育的价值:为什么音乐教育可以成就圣贤之道?因为中国传统中有“听”的智慧,也将“听”放在首位。古文中“声”“听”“圣”相通,即“圣者,声也。闻声知情,故曰圣也。”传统蒙学中还有大量的音乐知识教育,如《三字经》中的“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以及《千字文》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润余成岁,律吕调阳。”蒙学中的音乐典故不仅可以使孩童们受到音乐的熏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因此,传统蒙学包括了十分丰富的教育内容,可概括为:德、仪、行、艺。传统蒙学的意义在于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最后,罗艺峰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要有童蒙教育,须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合格的父母;合格的教育教材,和合格的教师;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向。

这次讲座近两小时,罗艺峰教授图文并茂的为大家讲解了传统蒙学的重要性,并大力提倡了“正听”的必要选择,使大家获益颇丰,对我们以后学习和研究音乐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最终,叶明春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高度总结,阐述了本次讲座的精华,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此次讲座落下帷幕。    

                                      作者:2015级音乐学硕士生  刘晓璇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