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陈雪静研究员应邀在永利集团讲学


时间:2013-10-12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  点击:10

陈雪静研究员应邀在永利集团讲学

——《敦煌乐舞图像资料博览》听讲记

2013年10月12日上午10:00时,在敦煌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公司召开之际,音乐学系与科研处和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共同邀请敦煌研究院陈雪静研究员为公司研究生和音乐学系本科生举办了题为《敦煌乐舞图像资料博览》的专题讲座。五号教学楼815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公司师生130多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由音乐学系叶明春教授主持,陈雪静研究员的讲座为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用图文声三者完美结合的课件向我们展示了敦煌莫高窟和榆林窟中的各种器乐。陈老师清晰给我们介绍着每一副壁画来自的石窟号,为我们树立了严谨的学术作风。

陈老师分别介绍了埙、贝,这样在壁画上出现次数较少的吹奏乐器;横笛、竖笛,二者是同时出现的姊妹乐器,在敦煌壁画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首先陈老师用生动的壁画图像给我展示着各种乐器,其次也让我们欣赏了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比如排箫,声音清脆、明亮,排箫和笙也都是在唐代龟兹乐的代表乐器。对于筚篥,陈老师用壁画上形象的动作来像我们介绍,在演奏筚篥的时候,演奏者会把它含在嘴里演奏。角、号和鼓都是在少数民族放牧的时候演奏用的,在我们欣赏陈老师的收藏图画中的张仪潮出使图中,清晰的看到他们骑着马,吹着号角,击鼓前行。当然在这些图片中我们也看到了现在仍然很常见广泛流传的古琴、筝(瑟)、琵琶、阮等弦乐器,也有形象很像阮的五弦琴,它与琵琶相对出现,偶然在大型乐队中出现,在阮中有一种形象极其吸引人的乐器叫花边五弦阮,它外形有花边,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在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箜篌了,那优雅舒缓的声音,让人身心愉悦。接着陈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各种样式的鼓,有雷公鼓、军鼓、羯鼓、中间细的腰鼓、答腊鼓、鼗鼓、鸡娄鼓、檐鼓。在最后,我们领略了打击乐器的风采,有方响和拍板,它们的架子十分的有特点,主要是乐队中起了打节奏的作用。

第二个部分,给我们分享了部分敦煌莫高窟的乐史资料,在敦煌乐舞中包括有天宫伎乐、飞天伎乐、经变画伎乐、迦陵频伽伎乐、夜叉伎乐、童子伎乐、菩萨伎乐、俗乐杂技、舞蹈伎乐。陈雪静老师主要用文字解释和图像展示的方法为我们讲解了“天宫伎乐”,以及最吸引人的“飞天伎乐”、“经变画伎乐”和最美丽的“舞蹈伎乐”。在这些伎乐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佛的礼赞,供献、歌舞和散花等的动作,这些伎乐就是神的化身,于是她们的动作都被画的非常的优美。在舞蹈伎乐中主要包括了中原舞乐、西域舞乐和外国舞乐,在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琵琶舞,记忆犹新的是舞者反弹琵琶的柔美,各个舞者用他们优美的舞姿向我们传达着盛唐的繁荣景象。

陈雪静研究员的讲座还留出了与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其精彩的讲座内容和完美的回答,赢得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在这次讲座中陈雪静老师所使用的课件,每个乐舞图像资料和音频资料都是陈老师和敦煌研究院的其他学者经过了几十年努力的结果,他们将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分类、加工、整理,才为我们呈现出了活灵活现的敦煌乐舞文化以及乐器的历史,这都是我们不容易接触到的宝贵资源,使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受益匪浅,看到那么多形象生动的敦煌壁画,更加勾起了同学们对敦煌音乐文化的研究热情,带我们进行了一场神秘的敦煌之旅。

撰稿:2013级硕士研究生张航晨

上一篇:下一篇: